此次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将在真正意义上重塑百亿冠脉支架市场竞争格局,倒逼高值医用耗材行业迈入创新时代
◆导报记者 戚晨 济南报道
11月5日,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在天津产生,此次是国家首次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10个产品中选,涉8家企业。
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经过本次集采,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与2019年相比,相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平均降价93%,国内产品平均降价92%,进口产品平均降价95%,按意向采购量计算,预计节约109亿元。
与药品集采相比,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是否对医疗器械公司冲击更大?面对利润压缩,医药耗材企业如何保证研发和产品品质?曾经动辄万元的医疗器械降至千元以下,优在哪儿?忧又在哪儿?
集采价格“跳水”
“同药品不同,冠脉支架几乎只有医院手术一个终端销售渠道,对企业而言,能否获得集采订单事关生死,报价自然是最低价,但没想到下降幅度这么大。”10日,医疗器械行业资深从业者刘琦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在看到集采的价格公示后非常惊讶,尤其是469元的最低报价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第一轮拟中选企业山东吉威医疗的药物涂层支架系统EXCROSSAL,报价低至469元,与最新挂网价格1.33万元相比,降价超过96%。10日,经济导报记者致电山东吉威威海生产工厂办公室,其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所有有关集采业务都是营销部负责对接,此次集采对企业业务发展确实很重要。
“与药品集采一样,医疗器械的集采也是为了压缩产品流通环节费用,达到医保控费、促进医疗改革的目的,首选冠脉支架主要是临床用量大、竞争充分。”10日,济南市某三甲级医院心脑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孙若贤,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值耗材是改革重点,冠脉支架在心血管手术中已非常普遍,对于需要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一台手术加上住院期间费用需要3-8万元不等,医保报销部分后,不少患者仍需要负担万元以上。
据了解,2009-2019年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快速发展,每年的病例数从23万例发展到超过100万例,年增长速度10%-20%,当前国产企业占据冠脉支架约80%的市场,国内冠脉介入手术已下沉至四线及以下城市二级医院,市场渗透率也非常高。
“降价幅度大,应该说是把中间的水分稀释了,国产支架的成本也就在四五百元,但基本上三甲级医院的支架零售价都在8000元-10000元左右,此外还有医药公司或者中介的利润,这部分就直接砍掉了。”刘琦表示,除了冠脉支架外,下一步骨科植入物、人工晶体等高值耗材都将大幅降价。高值医用耗材降价,患者的可及性会更强。 >>下转2版
动了谁的奶酪?
“这次集采,一方赢家是患者和医保基金,另一方赢家就是研发能力较强的医疗企业。”山东克明思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贾爱明表示,短期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仍将以中标为首要目标,以确保市场份额,价格竞争较为激烈;中长期看,研发创新能力较强、在研产品线丰富的行业企业有望在高值耗材集采的常态化推进中受益。
蓝帆医疗(002382)董秘钟舒乔日前表示,从公司中标山西省份心脏支架的经验来看,在渠道价值体系的重塑上,预期销售费用和市场费用会有一定的降低。国家带量采购的本质是压缩中间流通环节,对于生产厂家来说不仅会降低市场和销售费用,同时也会促进头部企业的进一步成长。
降价惠民,乐了患者。而高值耗材直接通过集采进医院,除了生产企业之外,对医院影响几何?
“这次降价,相当于动了之前经销商的利润、回扣等一些不必要的销售费用,以及厂家的大部分利润。另一方面医院、相关科室都在陆续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收入自然也会受到极大影响。”刘琦给经济导报记者算了笔账,以某三甲医院营收为例,年收入50亿元,药占40%,耗材占18%,一半以上的利润都来自于药品与耗材。“此前有药品集中采购,现在又开始了高值耗材的集采,这相当于动了两块最大的奶酪。”
“医生的收入也会有影响,很多医院也已经在积极改革,医生付出的价值和技术,提高了医疗服务费和挂号费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收入损失。”南方新星药业有限公司驻济南办事处主任徐国华向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正是医改的重点,但对于医院尤其是专科医院,药品耗材的管理、库存都需要人力和投入,取消加成后这方面的成本应如何负担,需要更好的机制保障。
迈入创新时代
“从试点集采的各种举措来看,医保局支持进口替代、鼓励创新的信号非常明显。”贾爱明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相对来讲,我国高值耗材的市场成熟度还不够,技术创新还不够,高值医疗器械行业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转化创新阶段,多数高值耗材市场渗透率还不高。下一步,相关企业还应具备研发壁垒高、耗材微创新属性强、迭代性高等突出优势才能真正跃升为龙头企业。
据了解,目前在冠脉支架领域,国内主要供应商为微创医疗、乐普医疗、吉威医疗以及赛诺医疗四家,这几家龙头企业凭借较大的市场份额、品牌效应,拥有“以量换价”的基础,通过给出价格优势来争取中标,将有助于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带量采购虽然降低了终端市场的价格,但也为创新留下了空间。虽然终端产品价格在下降,但是国产产品争取到了更大的市场。从本质上看,只要产品有足够的创新,企业依然有一定议价空间。”徐国华认为,降价仅仅是打开市场占有率的一部分策略,而开发创新产品进行迭代,这才是医药企业应该争分夺秒更应该做的事情。
贾爱明表示,此次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将在真正意义上重塑百亿冠脉支架市场竞争格局,同时也会给后续其他品种集采带来较强的示范效应,将对高值医用耗材行业整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倒逼行业迈入创新时代。
◆导报记者 戚晨 济南报道
11月5日,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在天津产生,此次是国家首次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10个产品中选,涉8家企业。
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经过本次集采,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与2019年相比,相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平均降价93%,国内产品平均降价92%,进口产品平均降价95%,按意向采购量计算,预计节约109亿元。
与药品集采相比,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是否对医疗器械公司冲击更大?面对利润压缩,医药耗材企业如何保证研发和产品品质?曾经动辄万元的医疗器械降至千元以下,优在哪儿?忧又在哪儿?
集采价格“跳水”
“同药品不同,冠脉支架几乎只有医院手术一个终端销售渠道,对企业而言,能否获得集采订单事关生死,报价自然是最低价,但没想到下降幅度这么大。”10日,医疗器械行业资深从业者刘琦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在看到集采的价格公示后非常惊讶,尤其是469元的最低报价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第一轮拟中选企业山东吉威医疗的药物涂层支架系统EXCROSSAL,报价低至469元,与最新挂网价格1.33万元相比,降价超过96%。10日,经济导报记者致电山东吉威威海生产工厂办公室,其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所有有关集采业务都是营销部负责对接,此次集采对企业业务发展确实很重要。
“与药品集采一样,医疗器械的集采也是为了压缩产品流通环节费用,达到医保控费、促进医疗改革的目的,首选冠脉支架主要是临床用量大、竞争充分。”10日,济南市某三甲级医院心脑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孙若贤,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值耗材是改革重点,冠脉支架在心血管手术中已非常普遍,对于需要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一台手术加上住院期间费用需要3-8万元不等,医保报销部分后,不少患者仍需要负担万元以上。
据了解,2009-2019年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快速发展,每年的病例数从23万例发展到超过100万例,年增长速度10%-20%,当前国产企业占据冠脉支架约80%的市场,国内冠脉介入手术已下沉至四线及以下城市二级医院,市场渗透率也非常高。
“降价幅度大,应该说是把中间的水分稀释了,国产支架的成本也就在四五百元,但基本上三甲级医院的支架零售价都在8000元-10000元左右,此外还有医药公司或者中介的利润,这部分就直接砍掉了。”刘琦表示,除了冠脉支架外,下一步骨科植入物、人工晶体等高值耗材都将大幅降价。高值医用耗材降价,患者的可及性会更强。 >>下转2版
动了谁的奶酪?
“这次集采,一方赢家是患者和医保基金,另一方赢家就是研发能力较强的医疗企业。”山东克明思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贾爱明表示,短期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仍将以中标为首要目标,以确保市场份额,价格竞争较为激烈;中长期看,研发创新能力较强、在研产品线丰富的行业企业有望在高值耗材集采的常态化推进中受益。
蓝帆医疗(002382)董秘钟舒乔日前表示,从公司中标山西省份心脏支架的经验来看,在渠道价值体系的重塑上,预期销售费用和市场费用会有一定的降低。国家带量采购的本质是压缩中间流通环节,对于生产厂家来说不仅会降低市场和销售费用,同时也会促进头部企业的进一步成长。
降价惠民,乐了患者。而高值耗材直接通过集采进医院,除了生产企业之外,对医院影响几何?
“这次降价,相当于动了之前经销商的利润、回扣等一些不必要的销售费用,以及厂家的大部分利润。另一方面医院、相关科室都在陆续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收入自然也会受到极大影响。”刘琦给经济导报记者算了笔账,以某三甲医院营收为例,年收入50亿元,药占40%,耗材占18%,一半以上的利润都来自于药品与耗材。“此前有药品集中采购,现在又开始了高值耗材的集采,这相当于动了两块最大的奶酪。”
“医生的收入也会有影响,很多医院也已经在积极改革,医生付出的价值和技术,提高了医疗服务费和挂号费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收入损失。”南方新星药业有限公司驻济南办事处主任徐国华向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正是医改的重点,但对于医院尤其是专科医院,药品耗材的管理、库存都需要人力和投入,取消加成后这方面的成本应如何负担,需要更好的机制保障。
迈入创新时代
“从试点集采的各种举措来看,医保局支持进口替代、鼓励创新的信号非常明显。”贾爱明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相对来讲,我国高值耗材的市场成熟度还不够,技术创新还不够,高值医疗器械行业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转化创新阶段,多数高值耗材市场渗透率还不高。下一步,相关企业还应具备研发壁垒高、耗材微创新属性强、迭代性高等突出优势才能真正跃升为龙头企业。
据了解,目前在冠脉支架领域,国内主要供应商为微创医疗、乐普医疗、吉威医疗以及赛诺医疗四家,这几家龙头企业凭借较大的市场份额、品牌效应,拥有“以量换价”的基础,通过给出价格优势来争取中标,将有助于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带量采购虽然降低了终端市场的价格,但也为创新留下了空间。虽然终端产品价格在下降,但是国产产品争取到了更大的市场。从本质上看,只要产品有足够的创新,企业依然有一定议价空间。”徐国华认为,降价仅仅是打开市场占有率的一部分策略,而开发创新产品进行迭代,这才是医药企业应该争分夺秒更应该做的事情。
贾爱明表示,此次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将在真正意义上重塑百亿冠脉支架市场竞争格局,同时也会给后续其他品种集采带来较强的示范效应,将对高值医用耗材行业整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倒逼行业迈入创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