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生态东营

紧扣三大特色聚焦“回家”主题

东营深挖黄河口自然文化资源

2020-11-09 作者: 李志海 来源: 经济导报
  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是东营独有的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优势。围绕发挥这三大优势,不断加大开发和保护力度,深入挖掘黄河口特色自然文化资源
  ◆记者 李志海       

  为进一步推动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塑造“黄河入海·我们回家”旅游品牌形象,丰富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游玩产品,近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正式开放“观鸟秘境”旅游产品。
  据了解,“观鸟秘境”依托15万亩湿地恢复区规划开发,观鸟道路全长15公里,建设3处标志性观鸟屋和观鸟廊道,投用新设计的生态观鸟车,开展高端定制化观鸟摄影活动。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将以“观鸟秘境”为节点,深入开展鸟类科普、研学、亲子等活动,让更多喜爱观鸟摄影及爱鸟护鸟的游客近距离观赏到许多珍稀鸟类,共同倡导爱鸟护鸟理念,共筑人鸟和谐乐园,将黄河入海美景呈现给全世界。
  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是东营独有的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优势。围绕发挥这三大优势,东营市不断加大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力度,深入挖掘黄河口特色自然文化资源,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
  秋日黄河口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时节。今年十一长假,天南地北的游客慕名而来,辽阔壮美的芦苇荡,自由翩飞的珍稀鸟类,千姿百态的天然柳林,火红热烈的湿地红毯,河海交汇的旷世奇观,还有全国最大鸟类专题博物馆,给四海宾朋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景区新引入的“黄河入海流”主题VR体验馆项目更是受到游客热捧。
  在深挖自然资源禀赋的同时,东营市大力实施生态湿地景观保护修复、生态研学体验产品打造、景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三项工程。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重点推进湿地生态项目建设,提高湿地景观质量和生物多样性。将研学与生态体验教育相结合,高标准打造研学旅游线路,开发生态教育、研学体验等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同时,建设景区闭环旅游线路,配套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多样化、便捷化、个性化需求,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生态旅游产品体系,真正让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这个龙头高高昂起,打造“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
  挖掘文化资源底蕴,既要在开发中保护,也要在保护中开发。黄河口知青小镇就是一个展现着特殊时代印记的人文景观。在这里,知青博物馆、知青艺术馆、知青大食堂、怀旧民宿,浓缩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军垦、农垦以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元素,犹如一部内涵丰富的历史巨著。
  今年以来,东营市擦亮“黄河入海·我们回家”品牌,坚持规划引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挖掘独特发展潜能,做好文化旅游资源统筹、业态融合、产业升级、市场增值等文章,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的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水平,加快培育成新旧动能转换的优势产业和富民强市的幸福产业。全市按照“两区、两线、多点、全域”的发展布局,突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中心城区旅游度假区在旅游目的地打造中的核心地位,构筑黄河入海风景线和滨海休闲度假线,实施多点融合发展工程。2020年推进重点工作19项,17项达到计划进度;确定重点项目30个,年度计划投资42.1亿元,1-9月份已开工27个,其中10个已完工,累计完成投资32.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