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产经 广告

一人一麦一场秀诙谐快乐皆人生

田坤:济南单口喜剧第一人

2020-10-19 作者: 来源: 经济导报
  ●创客:田坤(艺名:田明媚)
●创企:济南硬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始人
●创点:致力于将原汁原味的线下单口喜剧、脱口秀小剧场形式带入山东
  ◆导报记者 戚晨 济南报道      

  十平方米的舞台,一个立式架麦,表演时间到,从幕布后探出一个满面笑容的娇小女生,一束追光灯立即追到了主人公,一场线下单口喜剧脱口秀开启。“我叫田明媚,我所在的脱口秀工作室叫硬核文化……”从开场白到之后的一个小时时间,单口喜剧脱口秀表演者田坤带来的“梗”让现场观众笑声不断,在她的段子中有对生活的嬉笑怒骂、也有生活中遭遇的无奈、心酸和黑色幽默。从单口喜剧这个完全与田坤人生不曾沾边的艺术形式中,田坤找到了释放自我、看待人生的另一种方式。
找到感觉的“普通人”
  田坤在军工厂院里长大,大学毕业后进入教育培训行业,如果按照普通人的轨迹走下去……谈恋爱、结婚、生子、过日子……但一次在北京看单口喜剧小剧场的经历,让田坤猛然着魔了。
  “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写段子,周末再去听别人的开放麦和商演,直到有一天自己走上了小剧场的舞台。”30岁的田坤站在舞台上,感觉自己“上了年纪”,但恰恰是这种略带成熟视角的表演,让田坤积累了不少跨年龄段的观众。
  开放麦是单口喜剧领域中创作者和表演者打磨段子的“练习场”,田坤也是在这样一场场的开放麦中打磨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语言体系。“2017年我在济南参与了第一场开放麦,当时几乎动用了所有演员的朋友圈来当观众。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观众很少,有一场就7个观众在台下坐着,讲到一半,只剩下一个观众。”回想起自己入行的经历,田坤哈哈大笑,那些曾经让她难堪、尴尬甚至遭遇挫折的小剧场表演,恰恰造就了她今天的豁达和淡然。
  2018年,田坤参加了单立人第一届原创喜剧大赛,作为全国20强,选入夏令营进行集训。“我们在集训中接触到了默剧、话剧、喜剧等各种不同形式的专业演出形式,这个最初的20人小团体,奠定了现在国内单口喜剧的发展基础。”
在笑声中掌握话语权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可以把自己眼中的世界、对事物的观点和感受带到舞台上与陌生人分享;另外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遭遇AB面,而在逗笑别人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把负面情绪化解掉,相当于和自己和解了。”一头扎进单口喜剧的世界,田坤表示自己再也放不下了。
  作为“80后”女性单口喜剧表演者和创作者,田坤的“梗”中很多都与大龄女青年有关。“比如会吐槽父母催婚、吐槽相亲男生……这些不仅是我个人会遇到的,相信通过吐槽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田坤感慨,目前行业中女性单口喜剧演员凤毛麟角,演讲内容的核心大多不离情感、家庭等话题,如何跳出这个圈子有更广阔的的角度和深度,也是田坤努力的方向。
  “单口喜剧可以是诙谐有深意的,也可以是简单快乐的。作为表演者,在笑声中,我们完全可以掌握话语权。”有了对单口喜剧艺术的追求以及责任感,田坤扎根山东,也在积极把一线城市资源有目的地往山东“拉”。田坤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山东、让济南在单口喜剧圈子内更有话语权。
流量背后的初心
  “不仅是普通观众,就连很多脱口秀爱好者也很难说清楚脱口秀与单口喜剧的异同。其实,脱口秀来源于‘talk show’的音译,我们常常将它与单口喜剧混淆。其实这种一人、一麦、一高脚凳的表演形式叫作‘单口喜剧’,发源于英国,演员全凭借一张嘴完成整个演出,用喜剧形式逗笑场内所有观众。”不过几年时间,凭借脱口秀这个“外壳”,单口喜剧在国内由一门冷门又小众的艺术形式成为80、90后追逐的现象级演出,更加入了中国喜剧,成为行业的顶梁柱之一,这个速度也让田坤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心。
  “脱口秀确实迅速拉近了观众和单口喜剧这种艺术形式的距离,很多曾经在行业中沉淀多年的表演者,因为《吐槽大会》《今晚80后脱口秀》等形式迅速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明星’,而且也带来了大量的流量。”9月23日,《脱口秀大会》第三季迎来收官之战,节目播出期间共拿下97个微博热搜,平均每期播放量超1.1亿。
  “脱口秀成了流量、投资、综艺的风口,有了市场商业跟着就来了。作为表演者,我们既喜悦于这场大潮的推动,但同时也要保持冷静,做好每一场秀,毕竟大家花钱来看的是你的表演。”田坤称自己有“逆行者”的范儿,在签约演员做商演、线上业务的同时,要求必须坚守济南的线下小剧场,每一步扎扎实实做到位,这也是对这门艺术的尊重。
  2020年疫情后,田坤果断在济南注册公司,她把喜剧厂牌命名为“小明喜剧”。“‘小明’是‘80后’共同的回忆,小学应用题中绝对的主人公。我们其实也是不同的‘小明’,既有普通的一面却也独一无二,希望我们单口喜剧行业中的每一个‘小明’都能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田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