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专题

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试区“乘风破浪”渔家乐向高端民宿转型记

2020-10-09 作者: 戴岳 来源: 经济导报
  林绍鹏(左)重新设计了高端民宿,图为他接受导报记者采访
  采访时间:10月6日
  采访地点: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
  林绍鹏是土生土长的长岛人,1987年出生的他有着黝黑的皮肤。“海岛上长大,风吹日晒显得比较成熟。”10月6日一早,他刚开车送几位民宿客人到长岛港,笑着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长岛最大的岛屿是南长山岛,也是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实验区机关所在地,林绍鹏的几个民宿都开在这里。
  渔业和旅游业是长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林绍鹏在两个行业中都做得有声有色。17岁时林绍鹏就和家人一起经营海产养殖场,“当时长岛做养殖的人太多,也确实赚了不少钱。1996年长岛成为全国第一个小康县。”
  不过,因为海水养殖设施的消毒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等原因,长岛沿岸生态遭受严重破坏。2018年6月,山东省发布《关于同意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的批复》,长岛对离岸1公里范围内的围海养殖、围网养殖等三种养殖方式实施全面腾退。
  “生态环境修复在设区之前就在做,政府对养殖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林绍鹏告诉经济导报记者,“长岛生态修复成果明显,水变清了是最直接的变化。轮渡升级改造、岛内交通绿色出行,环境变好了,体验感变好了,对旅游发展帮助很大。”
  事实上,十年前就有渔民就近转产转型发展渔家乐。林绍鹏是比较早做渔家乐的,2009年做渔家乐时,父母都说他“不务正业”。“当时做的‘双林渔家乐’,一开始是招待‘抓海参’的客户,后来旅游的人多了,就转型成渔家乐。”林绍鹏回忆,“当时渔家乐比较传统,包吃住但住宿条件一般,厕所是公用的,体验感不好。”
  现在林绍鹏有几个不同类型的渔家乐和民宿。“浔院里是跟烟台院里文化旅游公司合作,2017年筹备,2018年营业。它主要是客栈路线。”
  不过,林绍鹏目前最喜欢的是2019年营业的Deam1902。
  从长岛港出来,沿着海滨路往北骑行11分钟就能看到一套很特别的“老房子”。白色矮墙搭配着木栅栏、落地窗,在朴素民居中别具一格。这处房子是林绍鹏发小奶奶家1902年建的老房子,他把老石头、老木头保留下来,请设计师重新装修设计,300多平方米空间只设计4个房间,房间价格在每晚600-1000元不等。
  “长岛旅游淡旺季分明,一年营业时间在100天左右,现在每间民宿一年至少挣20万元以上。”林绍鹏说。疫情发生后,长岛启动了“渔家乐民宿”产业转型提升三年计划,每年设立不少于1亿元贷款总额,不少于200万元提升补贴专项资金,邀请专业设计和营销团队,按照主题差异化设计,一村一特色。
   (导报记者 戴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