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曾成为影视流行语 |
济南对影视文化产业的重视,企业不仅可以享受到多项优惠政策,更驱使年轻影视人把更多山东和济南元素融入到作品中
◆导报记者 戚晨 济南报道
21日至26日,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举办的第五期“大师之光”青年编剧高级研习班,在济南市莱芜区进行为期一周的编剧公益课程。据研修班组织方介绍,第五期大师之光青年编剧高级研习班回归本土和市场,邀请了作家刘震云,编剧述平、陈文贵、刘浩良和汪海林五位导师前来授课。
“随着流媒体的发展,电视剧和网剧迎来了新机遇,电影更是面临创新蝶变。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内影视行业会继续向着高质量精品化作品的方向迈进。”24日,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负责人吴妍妍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给青年影视人提供舞台
“今年在报名初选阶段,我们收到了600多位青年编剧的报名资料,最终有200人进入研习班。其中有几位学员曾是第一期参与过吴天明导演亲自培训过的编剧,他们都感慨通过参与培训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吴妍妍介绍,基金会创立的初心就是希望更多的年轻创作者能够受益于这项公益培训。
“尽管疫情影响了各行各业,第五期大师之光青年编剧高级研习班还是如约和大家见面,我们希望创作者静下心来探讨疫情之后中国电影究竟该怎么样发展。”中国电影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阎晓明认为,虽然编剧是影视作品故事内容创作的核心,但相较于导演、演员等“高光职业”,编剧行业相对低调和边缘。尤其年轻编剧在没有代表作的初期,只能进行有限制的创作或改编,影视产业也因此出现编剧青黄不接的境况。
参与此次研习班的编剧、导演大飞表示,自己是第二次来参与研习班,相较于传统的师徒传承,目前大批量院校培养的青年编剧人才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此次研习班对于影视编剧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行业的“黄埔军校”作用,通过行业顶级专家和导师的助力,对于青年编剧而言是极佳的学习机会。
济南漫博通动画有限公司总导演贾传玉曾参与国际多部动漫作品的制作,他介绍,以好莱坞为例,影视方面的高级技术人员储备非常多,而且是全球吸纳人才,对于年轻影视学员的培养也形成了体系。“山东、济南未来的方向应该是成为一个国际优质电影人才的港口,吸纳海内外的优质影视人才,并且形成青年影视人才培养的基地。”
“作为山东的文化、教育中心,济南市有了山东电影学院,每年输出大量电影专业人才,为济南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储备,使其真正为山东的影视产业聚力。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郅良表示。
形成电影资源集聚高地
日前,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影视文化产业孵化基地揭牌,首批9家影视文化企业签约落地,签约后已经有多部影视作品进入到筹备拍摄或制作阶段。
“作为影视企业,我们赶上了自贸区的潮流。在这次签约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济南市对影视文化产业的重视,企业不仅可以享受到多项优惠政策,更驱使我们年轻影视人把更多山东和济南元素融入到拍摄作品中,这也成为了我们身上的责任和使命。”山东抖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莹莹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落户企业,他们特地来参与研习班。在疫情之下,换个角度,练好内功,这个阶段更是一个整理沉淀、斟酌打磨、创造精品的好时机。
从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近年,济南影视产业频频发力,出台多项政策,吸引更多“山东电影人”回济南创业,形成电影资源集聚高地,为济南的影视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能。
“《山东省推进影视创作及产业发展“三个创新”的工作措施》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名家工作室,对名家工作室给予重点扶持’。在2019年,济南市就通过开展吴天明青年电影峰会,吸引影视名人到济南开办工作室,注册公司,到济南创业发展;还有剧组到济南选景拍摄,通过影视推介济南,使济南更多地方因影视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此次研习班后,我们将充分发挥吴天明、管虎、李玉、杜江等山东籍电影人的影响力,做家乡电影发展的代言人。”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苏文表示。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影视制作机构数量快速增长,社会投资热情高涨,影视人才成为“香饽饽”。据统计,全国2019年新增银幕9708块,银幕总数达到69787块,2019年国内生产电影故事片850部,电影总票房642.66亿元。其中山东省2019年共有城市影院575个、银幕3592块,票房收入28.82亿元。
“大热新片《八佰》正式上映首周末连续三天票房占比近九成,推动大盘在复工以来首次破亿、首破两亿。济南的电影市场也很火爆。7月20日复工首日,全市23家电影院安全有序开放,复工率排名全国第二。”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电影处处长张宏介绍,截至9月9日,济南市电影院恢复营业59家,复工率91%,累计观影人次103万人,总票房3731万元,主要指标居全省前列。
◆导报记者 戚晨 济南报道
21日至26日,由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举办的第五期“大师之光”青年编剧高级研习班,在济南市莱芜区进行为期一周的编剧公益课程。据研修班组织方介绍,第五期大师之光青年编剧高级研习班回归本土和市场,邀请了作家刘震云,编剧述平、陈文贵、刘浩良和汪海林五位导师前来授课。
“随着流媒体的发展,电视剧和网剧迎来了新机遇,电影更是面临创新蝶变。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内影视行业会继续向着高质量精品化作品的方向迈进。”24日,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负责人吴妍妍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给青年影视人提供舞台
“今年在报名初选阶段,我们收到了600多位青年编剧的报名资料,最终有200人进入研习班。其中有几位学员曾是第一期参与过吴天明导演亲自培训过的编剧,他们都感慨通过参与培训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吴妍妍介绍,基金会创立的初心就是希望更多的年轻创作者能够受益于这项公益培训。
“尽管疫情影响了各行各业,第五期大师之光青年编剧高级研习班还是如约和大家见面,我们希望创作者静下心来探讨疫情之后中国电影究竟该怎么样发展。”中国电影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阎晓明认为,虽然编剧是影视作品故事内容创作的核心,但相较于导演、演员等“高光职业”,编剧行业相对低调和边缘。尤其年轻编剧在没有代表作的初期,只能进行有限制的创作或改编,影视产业也因此出现编剧青黄不接的境况。
参与此次研习班的编剧、导演大飞表示,自己是第二次来参与研习班,相较于传统的师徒传承,目前大批量院校培养的青年编剧人才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此次研习班对于影视编剧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行业的“黄埔军校”作用,通过行业顶级专家和导师的助力,对于青年编剧而言是极佳的学习机会。
济南漫博通动画有限公司总导演贾传玉曾参与国际多部动漫作品的制作,他介绍,以好莱坞为例,影视方面的高级技术人员储备非常多,而且是全球吸纳人才,对于年轻影视学员的培养也形成了体系。“山东、济南未来的方向应该是成为一个国际优质电影人才的港口,吸纳海内外的优质影视人才,并且形成青年影视人才培养的基地。”
“作为山东的文化、教育中心,济南市有了山东电影学院,每年输出大量电影专业人才,为济南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储备,使其真正为山东的影视产业聚力。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郅良表示。
形成电影资源集聚高地
日前,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影视文化产业孵化基地揭牌,首批9家影视文化企业签约落地,签约后已经有多部影视作品进入到筹备拍摄或制作阶段。
“作为影视企业,我们赶上了自贸区的潮流。在这次签约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济南市对影视文化产业的重视,企业不仅可以享受到多项优惠政策,更驱使我们年轻影视人把更多山东和济南元素融入到拍摄作品中,这也成为了我们身上的责任和使命。”山东抖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莹莹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落户企业,他们特地来参与研习班。在疫情之下,换个角度,练好内功,这个阶段更是一个整理沉淀、斟酌打磨、创造精品的好时机。
从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近年,济南影视产业频频发力,出台多项政策,吸引更多“山东电影人”回济南创业,形成电影资源集聚高地,为济南的影视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能。
“《山东省推进影视创作及产业发展“三个创新”的工作措施》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名家工作室,对名家工作室给予重点扶持’。在2019年,济南市就通过开展吴天明青年电影峰会,吸引影视名人到济南开办工作室,注册公司,到济南创业发展;还有剧组到济南选景拍摄,通过影视推介济南,使济南更多地方因影视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此次研习班后,我们将充分发挥吴天明、管虎、李玉、杜江等山东籍电影人的影响力,做家乡电影发展的代言人。”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苏文表示。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影视制作机构数量快速增长,社会投资热情高涨,影视人才成为“香饽饽”。据统计,全国2019年新增银幕9708块,银幕总数达到69787块,2019年国内生产电影故事片850部,电影总票房642.66亿元。其中山东省2019年共有城市影院575个、银幕3592块,票房收入28.82亿元。
“大热新片《八佰》正式上映首周末连续三天票房占比近九成,推动大盘在复工以来首次破亿、首破两亿。济南的电影市场也很火爆。7月20日复工首日,全市23家电影院安全有序开放,复工率排名全国第二。”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电影处处长张宏介绍,截至9月9日,济南市电影院恢复营业59家,复工率91%,累计观影人次103万人,总票房3731万元,主要指标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