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调查 广告

猪肉鸡肉价格联动“失灵”有缘由

“合同鸡”扩产能 鸡肉价连番降

2020-09-14 作者: 杜杨 通讯员 李善成 来源: 经济导报
  济南大润发山水店,顾客正在选购鸡肉   杜杨 摄
  从2018年底到现在,猪肉价格相对较高;而肉鸡凭借“30天建场”“40天出笼”的产能扩张速度,一下拉低了价格
  ◆导报记者 杜杨            
 通讯员 李善成 济南报道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称,9月第一周,全国猪肉平均价格每公斤为48.18元,同比有所上涨;与此同时,全国鸡肉平均价格每公斤为16.60元,同比下降11.9%。具体到济南,13日,白条鸡的批发价格甚至达到了每公斤12.30元。
  经济导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去年,随着猪肉价格走高,联动鸡肉价格上涨,单只肉鸡超过10元的利润也让养殖户大量扩充产能;到了今年,价格周期更长的猪肉依然保持较高的价格,而肉鸡40天就能出笼,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价格也因此出现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在济南,大量扩充产能的养殖户多为“规模场”,饲养成本更低、产能更稳。故有受访者预测至少在今年,肉鸡产能不会明显下滑,平价鸡肉也还能再吃一阵。
单只利润
从10多元降为负数

  在肉鸡养殖户、济南天润牧业有限公司(下称天润)总经理吕立波看来,2019年大部分时间,鸡肉行情都不错,“肉鸡供不应求,单只利润超过10元;很多经销商竞相加价收购。”他如是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19年年底,全国鸡肉平均价格每公斤达到26.05元,同比上涨22.76%;从2018年8月到2019年10月,鸡肉价格都处在上行区间。
  2018年8月以来,受非洲猪瘟影响,全国生猪存栏减少,猪肉也因此涨价;与此同时,鸡肉价格也是一路走高,带来一波“单只利润超10元”的“牛市”,最高价甚至达到2016年最低价的三倍。
  当时的猪肉鸡肉,价格是联动的。而且事后来看,猪肉价格现在仍处相对高位,所以当时吕立波也认为:“这波鸡肉价格上涨的行情,可能会持续一年。”
  然而天不遂人愿,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导致市场需求不振,让鸡肉价格的下行行情提前到来:自2019年年底以来,鸡肉价格从高位的每公斤接近27元,一路下滑至现在的16.60元,甚至更低的情况。
  而中商情报网的数据显示,13日,济南维尔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白条鸡批发价格,已经跌至每公斤12.30元;同日同地,白条猪的价格为每公斤53.40元。
  “现在这个价格,我们养殖户已经出现亏损了。”吕立波补充说道。
“肉价联动”为何失灵?
  时间回到2019年10月。鉴于当时一片大好的形势,吕立波决定扩大产能,将天润当时存栏13万只的场子扩建到24万只。
  肉鸡产能大增的背后还有资本在涌动。根据温氏股份(300498)4月24日发布的2019年年报,2019年销售肉鸡9.25亿只,同比增23.58%;肉鸡(鸭)类产品营业收入及毛利同比分别增长33.9%和50.53%。与此同时,新增签订项目投资意向2.1亿只(鸡苗产能)、落实建设用地2.4万亩,高效肉鸡养殖小区新增开工建设产能约2.1亿只。
  相对而言,猪肉产能的扩充则没那么快。据养殖专家、济南商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文亮介绍,猪的繁育是从曾祖代开始的,一头这样的种猪价格动辄上万,主要用来繁育祖代种猪,然后是父母代种猪,父母代种猪产下的猪仔才会用来育肥屠宰上市,被称为商品代。“从引进曾祖代种猪开始,一直到首批商品代出栏上市,整个过程要超过两年。”他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在这种模式下,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从曾祖代到商品代,所有可能感染的猪必须全部扑杀;而在疫情稳定后,还得重新从引进曾祖代种猪开始,所以产能恢复到疫情前至少也得两年。
  结果就是,从2018年底到现在,猪肉价格相对较高;而肉鸡凭借“30天建场”“40天出笼”的产能扩张速度,一下拉低了价格。
“规模场”还将继续壮大
  虽然产能增加导致肉鸡降价,但吕立波并不后悔扩建天润的养鸡场,“因为我觉得天润走在正确的发展方向上。”
  何以称为正确?他举例说明:“跟我签订保价合同的养殖户,我保证单只鸡利润在2元左右,即便是当下这种行情也不会赔钱。”
  据吕立波介绍,2015年前,商河个体户养殖“社会鸡”蔚然成风。因为从生产规划到出栏销售完全随行就市,所以这种养殖模式下生产的鸡被称为“社会鸡”。
  因为“社会鸡”生产规划随行就市、缺乏前瞻性,导致产能与价格大起大落,以至于后来没有多少养殖户愿意养肉鸡了。
  痛定思痛,他开始尝试与其他养殖户约定价格,后来更完善为保价合同,也就是所谓的“合同鸡”,“行情大涨,签订保价合同就可以更合理地分配利润;行情大跌,也能更好地分摊风险。像去年年底,为了执行合同,我就赔进去200万元。”目前与天润签订合同的养殖户,存栏已经达到140万只。
  与之同时,吕立波发现相对于“散户”,存栏百万只以上的规模化养鸡场,养殖成本更低:“配料、温控都是电脑控制,料肉比更低;传统模式下,一个员工管理1万只鸡已经是极限,现在一人能管三四万只鸡,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据他测算,采用规模化养殖厂的全自动养殖模式,单鸡成本能降1元以上,低廉的成本也能让养殖户承受更低的价格。
  下一步,吕立波还打算创建自己的鸡肉品牌,并进一步打通上下游环节。
  “因为不少养殖户都签了保价合同,没必要大幅缩减产能”,吕立波据此预测:“凭借扩充的产能,鸡肉的低价至少会持续到今年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