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头版

新能源车用充电桩省钱到换电站更换电池省时

充电与换电你选哪个

2020-07-29 作者: 戚晨 来源: 经济导报
  27日,国网电动与北汽蓝谷智慧能源合作的首座换电站——济南1号换电站正式投运,官方预计年内济南将累计建设及运营10座换电站
  ◆导报记者 戚晨 济南报道

  “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将“换电站”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7日,北汽集团有限公司与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当天,国网电动与北汽蓝谷智慧能源合作的首座换电站——济南1号换电站正式投运,官方预计年内济南将累计建设及运营10座换电站。
  从充电桩再到换电站,如何充分发挥换电模式的优势和作用?市场和车主接受度如何?27日、28日,经济导报记者在调查走访中了解到,在充电模式快速发展中,相关政策支持颇为明朗,山东换电模式的发展同样值得期待。
省了时间
  “目前换电按所行驶的里程数付费,一公里的费用为0.35元,和在家里用充电桩充电平均每公里不到0.2元的成本相比,采取换电模式相对贵一些,但相比燃油车每公里0.6元到0.7元的成本还是要低不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张庆刚,给经济导报记者计算了一下换电模式与充电桩模式的大致费用,张庆刚认为,换电模式是可行的,节约的时间成本更是可观。
  28日,在位于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的充电站,经济导报记者与一位滴滴司机王琦进行交流,他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为了保证一天的运营里程,他要在中午和晚上分别在充电站进行充电,一天平均要花费4、5个小时。“尽管换电模式的成本相比自己在家充电要贵,但由于节约了时间成本,对于快车和滴滴司机来说,效益还是有所增加的。”
  近日,北汽新能源在济南红星美凯龙(天桥商场店)旁边停车场的换电站进行车辆现场换电演示,邀请了济南出租车司机等现场体验参观。“汽车更换电池的时间约3分钟,加上驶入驶出的时间不到5分钟。我就坐在旁边喝了口水的功夫,没想到换电过程就结束了。”曾经体验过出租车换电模式的驾驶员陆师傅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更换电池后的车辆可以行驶300公里,即使“双班”运营也不会再被困扰。
换电站刚起步
  “车辆行驶到指定地点后,机械臂自动将电池取下,替换成满电电池。”张庆刚介绍,所谓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就是将电动车和电池拆分,当电车的电量不足时,车主无需到充电桩花大量时间为车辆充电,只需到换电站更换一块满电的电池即可继续使用车辆。这也被认为是克服电动汽车里程焦虑的有效途径之一。
  28日,经济导报记者来到位于红星美凯龙(天桥商场店)的充电桩站发现,仅有部分新能源车在现场充电,但并无常驻换电站设备。随后,经济导报记者来到红星美凯龙,客服人员表示,当天活动确实有不少出租车司机进行体验,活动结束后,设备也撤走了。
  但作为北汽新能源济南地区推广的山东焕鑫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称,为打开济南市场,公司目前已设立了4个换电站,下一步还将在济南建设10个换电站。
  经济导报记者又来到位于济南市高新区禧悦东方酒店旁的蔚来汽车换电站,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蔚来汽车在济南已有两家换电站在正常运营。
 >>下转2版
 23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大力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研发换电模式车辆。这是工信部在7月份第二次“力挺”换电模式。去年6月份,包括工信部等多个部门开始频繁提及并鼓励发展换电模式,换电模式的推行再度引发热议,这也是换电模式成为风口的重要原因。 
   “车电分离确实是一个被验证过的商业模式,如果这种模式能够被推广,将提高新能源车的销量,更可以降低新能源车企的成本,但一切都是刚起步,尤其是山东这边,各个车企也都是在试水和初期推广阶段。”张庆刚表示,自己曾参与过一家提供智能锂电一体式供应的创业公司——“云换电”公司的创业,但运营费用颇高,且模式偏重。
各自为伍难推行
  三分钟完成换电,和加油一样方便,这种新能源汽车的换电模式受到了市场的欢迎,而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简单。
  “目前别说山东市场,单说济南市场的出租车完成换电这个工作都很难,主要是难在源头。”张庆刚打了个比方,就好比手机有安卓有苹果,不同品牌的充电插口不统一,这一问题也同样出现在新能源车领域。“因此,不是单纯资本、商业模式的问题,而是匹配度的问题,还有消费者能否有耐心等待下去。”
  山东怡驾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负责人李铭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告诉经济导报记者,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标准不统一,不同车企或同一企业不同车型的电池不兼容,资源难以共享也制约着换电模式走向大众化。
  早在2013年,特斯拉也曾短暂试水换电模式,但最终因为换电价格昂贵、操作不便等原因,宣告放弃。目前国内在坚持推广换电模式的企业有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力帆汽车等。
  “蔚来的可充、可换、可升级、车电分离(BaaS)的电池服务商业模式已取得显著进展,接下来,蔚来将按照国家新政的要求,在第三季度逐步实现完全的车电分离。”在今年一季度财报会议上,蔚来董事长兼CEO李斌曾这样对外界表示。
  “建议先从出租车、重卡、公交车及物流车等批量新能源车行业先入手换电服务,作为充电模式的补充,在逐渐扩充的其他私家车。”李铭认为,目前电动汽车的主流补充能源方式还是以充电为主,这一模式到底能否走到最后,只能交给市场进行检验了。但不能否认,通过“车电分离”的运营模式,打造换电模式场景,让电池运营公司对电池集中进行监测、养护与管理,有利于延长动力电池的寿命、提升电池的安全性,也将催生新的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