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魅力德州 广告

《德州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发布高颜值品牌农业“掀盖头”

2020-01-03 作者: 谢卫振 来源: 经济导报
  德州财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智慧农业大棚迎来采摘季   周坤 摄
  ◆记者 谢卫振         

  为深入实施品牌引领战略,推动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近日,德州市政府印发《德州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全力打造具有德州特色的“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单品类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农产品品牌体系。
构建农产品整体品牌
规划体系

  据了解,该方案的实施将不断增强该市农业品牌综合竞争力,逐步形成具有德州特色的“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单品类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农产品品牌体系。通过科技创新、文化挖掘、扩大宣传等措施,提升一批该市原有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用好存量;通过商标注册、质量管理、品牌推广等手段,创建一批农业企业自主品牌,扩大增量;通过招商引资、政策引导等办法,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农业品牌企业,突破变量。
  按照“深入挖掘德州文化底蕴、彰显德州农业特色”的原则,遴选第三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运营团队,深入开展全市各县(市、区)产业调研和文化挖掘工作,编制符合德州自然资源优势、产业发展基础和人文特征的《德州市农产品品牌建设战略规划方案》,设计出德州市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包括品牌名称、品牌广告语、品牌LOGO、品牌包装体系和品牌传播推广形象,引导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加重视品牌建设,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主动开展商标注册、地理标志申报、品牌推广等工作,逐步构建全市“1+11+N”的品牌发展格局。
健全品牌农产品
标准体系

  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健全涵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打造规模化种植养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确保农业生产经营有章可循、有标可依。
  修订、完善现有各类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形成品牌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标准指标体系。
  组建市级农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一规范农产品在生长环境、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贮运操作、文化内涵、销售方式等6个环节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的标准化水平。
  支持品牌农产品流通标准拟定工作,特别是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和电子商务标准的拟定工作。
打造农产品
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健全完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监控、投入品追溯监管、质量检测监管等系统功能的应用。
  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从源头严格控制种苗、肥料、农(兽)药等投入品的品质和质量。搭建“德州市农产品品牌授权监管服务平台”,将“德州市农产品整体品牌”授权使用企业全部纳入监管平台,建设从生产到销售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物联网+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体系”,为生产者、消费者、监管者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
  另外,还建立农产品品牌运营推广体系,组建品牌农业协会,由协会申请注册并持有“德州市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商标;优化农产品品牌支撑保护体系,将已入选的两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18个省级知名企业产品品牌纳入德州市农产品品牌体系,同时挖掘、遴选和培育中华老字号、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保护品牌,形成全市农产品知名品牌目录。建立“德州市农产品整体品牌”准入、督查和保护体系,明确准入范围和条件,把好品牌准入关。对认定的品牌农产品实行动态监管,构建准入和退出机制,优胜劣汰。
  该方案提出,到2022年,全市农产品知名品牌数量明显增加,品牌农业产业对现代农业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培育在全国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农产品品牌5个,山东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个、山东省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25个,省级标准化农产品基地30个左右,市级放心农场总量达到100家,“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700个,农业企业商标注册达到14000个,占全市商标注册的25%以上,全市涉农地理标志达到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