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评论 广告

来荣成,赴一场“天鹅之约”

2019-12-16 作者: 王璐 来源: 经济导报
  进入11月,美丽的“凌波仙子”大天鹅如约飞抵荣成越冬,以赏天鹅、画天鹅、摄天鹅、住海草房、吃渔家饭为特点的冬日旅游季大幕徐徐拉开,荣成冬日也因此充满童话般的灵动。
  在接下来的5个月时间里,预计将有70多万名游客来到荣成,赴一场“天鹅之约”。
天鹅如约归 宾朋赴约来
  近几天,是大天鹅抵达荣成的高峰期。与大天鹅一起到来的,还有来自全球的艺术家们。
  11月2日和11月12日,2019威海大天鹅国际文化艺术节的前期预热活动——第三届国际海洋绘画高峰论坛暨国际海洋绘画展、金石湾文旅产品创意创新展相继开幕,一大批中外艺术家带着他们的作品来荣成参展。
  2019威海大天鹅国际文化艺术节为期5个月,是推动荣成市旅游、康养、文化深度融合的创新之举。画展期间,艺术家们参观了荣成市传统村落,观赏了渔家大鼓,风光秀美的天鹅湖、千年传承的民俗文化和蓬勃兴起的文化艺术产业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不少艺术家从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海草房和古朴稳重的渔村风貌中汲取灵感,即兴创作。他们说,以海为源产生的文化,地域特色十足,能从中感受到海纳百川的豁达;围绕海元素进行设计开发的文创产品新颖又别致,很有纪念价值。
  艺术家来了,游客们也来了。
  沉寂半年多的俚岛镇烟墩角社区,这段时间天鹅为媒客满庄。在“天鹅游”的带动下,村里以海草房为主的胶东特色民宿受到游客的青睐。在烟墩角从事民宿经营多年的高永进告诉笔者:“马上就到天鹅游的旺季了,最近几天在网上预订的客人一拨接着一拨,一到周末就客满了。”
  高永进说,这几年,随着荣成生态环境的改善,来大天鹅自然保护区越冬的大天鹅越来越多,游客也逐年增加。游客增幅明显加快是从2014年开始,当年12月底青荣城铁开通,周边地市的游客乘坐城铁来度周末;2015年,荣乌高速开通,以家庭为单位自驾游客人增多,与大天鹅一起过春节也逐渐流行起来;2016年,荣成市开通了从市客运物流中心和青荣城铁荣成站始发至烟墩角的公交车,今年又开通了“荣成天鹅旅游观光专线”,市民和游客可乘公交车直达俚岛镇烟墩角社区等地观赏大天鹅。
  冬季里热闹的不仅仅有天鹅湖、烟墩角。随着冬季旅游的逐渐兴起,近年来荣成市因势利导,按照“合理布局、集聚发展、量质并举、突出特色”的思路,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引导群众发展民宿经济,形成了以烟墩角、东楮岛、牧云庵、车脚河等为代表的乡村民宿集聚村和以那蓝摄影客栈、湖畔西东和金石湾为代表的精品民宿。通过集中成片、整村推进的形式,进一步叫响了“荣成精品民宿”品牌,使民宿产业成为促进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的新业态、新引擎、新动力。
“大天鹅也知道
荣成对它好”

  “大天鹅也知道,荣成对它好。”去年,这句话刷爆了荣成人的朋友圈。
  大天鹅的“认知”有事实依据。荣成市建有国家级大天鹅自然保护区,是鸟类南迁北移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栖息地,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在我国最大的种群越冬栖息地之一。近年来,荣成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狠抓环境污染治理,大力培植生态产业,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稳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为大天鹅栖息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荣成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启动实施了多个领域、多个行业的污染治理行动,大批污染企业被关停,150多个工业项目从沿海一线退出,恢复生态湿地2万亩,修复岸线15公里。对天鹅湖北岸多年荒废的淤泥堆积地进行治理,配套实施了污水厂改造升级与中水引入,建成了适合大天鹅和其它水鸟生活的湿地水系和植被水草,在天鹅湖周边种植黑麦,丰富天鹅的食物来源。
  为更好地保护大天鹅,荣成市在保护区内建起了全方位、全时空的视频监控系统,并与北京林业大学等机构合作,为40只大天鹅挂设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摸清了大天鹅迁徙规律和路线,为跨区域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天气寒冷及冰封期间,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会定点定时为大天鹅投食,保障大天鹅安全越冬。
  优化改善的远不止这些。近年来,荣成市同步推进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烟墩角社区,以户型为单位进行旱厕改造和增上污水处理器,生活废水和生活污水统一处理、统一排放,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用于灌溉和村内保洁。每逢周末及节假日,不少志愿者也主动来到这里,从事引导服务工作,维护社区的环境卫生和旅游秩序。
  “最近,我们都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游客住进家里,也会发宣传单页给他们,大家都积极配合。”高永进说道。
“天鹅经济”
激活冬日旅游品牌

  借助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契机,近年来,荣成市大力实施旅游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工程,推动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在扩大“大天鹅之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做活做强“天鹅经济”,使荣成冬季旅游“淡季不淡”。
  融合资源,打造冬季旅游品牌。荣成市依托荣成大天鹅、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出“烟墩角胶东过大年”“那香海温泉品质之旅”“追梦红色记忆”“赤山年味旅行”等冬季精品旅游路线。制作《荣成旅游攻略手册》,推荐荣成市高端酒店、特色民宿、海洋餐饮、休闲娱乐、旅行购物等场所,推出扫码购物一条龙服务,为游客解除后顾之忧。结合冬季游客看海、赏天鹅、吃海鲜的特点,荣成市鼓励餐饮企业积极创新改良菜品,精细化、特色化、差异化经营,形成以本地海鲜为特色的海鲜品牌餐饮店,培育打造既健康养生又极具胶东风情的特色养生餐饮名店名铺,推出“荣成冬季进补十大养生菜”等系列海鲜美食佳肴,形成吃住游一条龙推介服务。
  完善设施,提升冬季旅游品质。荣成市重点开发建设2.8平方公里的樱花湖体育公园,规划过程中聘请专业旅游规划公司对项目进行高品质绿化和景观设计,配套休息驿站、观景平台、停车场、健身路径等设施,打造国内一流的景观道路和综合休闲区,现已成为游客在市区观赏大天鹅的重要去处。进一步加快成山天鹅小镇建设,大天鹅科普馆、天鹅湖美术馆、天鹅湖客栈等项目先后投入使用,其中大天鹅科普馆是山东首家天鹅科普主题的展馆,配备图文展示、实物展品和VR沉浸式影院等设施,现场以趣味生动、通俗易懂的方式,全面展示大天鹅的生活习性和文化内涵,通过“VR+旅游”的方式,让游客更切身地体验大天鹅的魅力,享受更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同时,开通“观天鹅”旅游巴士专线,实行定制化公交,在全市范围内累计铺设76公里自行车慢行道,配套公共自行车站点54处、公共自行车880余辆,集中解决了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了公交出行分担率。
  做活营销,激活冬季旅游市场。荣成市文旅部门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宣传平台和各种渠道,加大对荣成冬季旅游的宣传力度。线下,组织全市重点旅游企业赴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广东、浙江等地参加冬季旅游产品特卖会,重点推介“赏大天鹅、住海草房”的精品旅游路线。线上,邀请央视财经《生财有道》栏目聚焦荣成大天鹅,解读“天鹅生财”故事。推出“荣成那么大,带你去看看”旅游V视频系列节目,制作多期大天鹅、海草房微视频,通过“中国荣成”等微信微博平台对外发布。联合抖音推出“荣成天鹅舞出趣”主题活动,通过新兴网络平台进一步扩大视频传播渠道,增强荣成冬季旅游品牌影响力。截至目前,累计播放次数达到500余万次。
  安全至上,保障冬季旅游环境。荣成市对冬季旅游重点区域、重点环节严格把控,定期对冬季旅游市场进行检查,特别抓好民宿、农家乐冬季用电取暖安全监管。针对冬季旅游市场商贩和农家乐经营业户的特点,将文明旅游与行业信用建设相结合,建立旅游行业管理“红黑名单”制度,将存在黑车、黑导、超范围经营、强制购物等行为的旅游企业纳入“黑名单”管理,实行联合惩戒。通过信用制度建设引导游客、旅游企业做到文明旅游、文明经营,打造文明、安全、有序的旅游市场秩序。
  青山绿水收获生态红利,天鹅为媒赴冬日之约。荣成冬日旅游盛宴已经开启,景色这么美,欢迎来看看。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