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评论

需把理性投资摆在第一位

2019-03-27 作者: 郑时 来源: 经济导报
  科创板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近日,首批9家企业申报材料正式受理并公布,上交所补充发布了全部32条上市审核问答文件,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的规则发布、受理审核、上市交易三个关键步骤,行程已过半。
  市场各方对科创板寄予了极大热情,但幻想一夜暴富的人也开始蠢蠢欲动。科创板交易“前5日放开涨跌幅限制”,在新股股价可能一飞冲天的诱惑下,非法从事“垫资开户”业务的人员开始出动,盯上了那些资产规模未达50万元的中小投资者。
  据媒体报道,通过网站股吧、微信群等方式宣传拉客,多地出现“2万元过桥费,1000万元账户一日游”的开通科创板权限黑中介服务。在夸大收益、隐瞒风险的忽悠式轰炸下,少数专业知识不足、资金量较小的中小投资者或面临被“割韭菜”的风险。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其改革初衷在于更好发挥“市场先生”对科创企业遴选、对中介机构专业能力监督的积极作用,并通过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来控制风险。
  事实上,国内市场通过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安排,对一些风险相对较高的创新业务,如沪深股市“港股通”、期权交易等均设置了准入门槛,总体来看,这些市场的运行也更为平稳。
  由此看来,科创板市场参与者的适当性要求,其目的在于维护市场平稳运行,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科创板市场在涨跌幅及融资融券等制度设计上,借鉴了海外市场经验。但同时,科创板企业所处的行业或业务,除了研发投入规模大、盈利周期长、技术迭代快之外,还往往对核心项目、核心技术人员及少数供应商有严重依赖。相比主板市场,科创板股票股价波动大,投资风险更高。因此,监管部门在投资者的资金规模、投资年限等方面做出了适当性准入安排。对于暂时无法直接参与交易的中小投资者,可借助投资科创板的公募基金间接分享改革成果。    (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