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房产

长租公寓趋火 房企资本抢入

中小品牌开始洗牌,优质资源迎来“春天”

2019-03-15 作者: 戚晨 来源: 经济导报
  2019年开春后,长租行业却翻盘迎来了一波融资热潮,经历了“从冰到火”的过程
  ◆导报记者 戚晨 济南报道       

  作为深受都市年轻人青睐的居住方式,长租公寓近两年风头正盛,房企频频入局,但乱象也不少。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长租公寓的融资就愈加困难,很多通过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未发行成功,似乎进入“寒冬”。但2019年开春后,长租行业却翻盘迎来了一波融资热潮,经历了从冰到火的过程。
  看似资本寒冬,为何这些长租公寓企业仍然得到资本的青睐?
房企争夺新“阵地”
  济南白领潘晓东,在搬入位于高新区的万科泊寓后,专门为此发了一条朋友圈。以万科泊寓为例,面向年轻人的这一产品,市场欢迎度高,发展势头很是迅猛。
  13日,经济导报记者走访了济南数家长租公寓,发现品牌效益已经显现。在不少高新区年轻人的心目中,还是希望租住万科、龙湖等旗下的长租公寓品牌,而传统的居民楼住宅似乎不太受年轻人欢迎。为了迎合年轻租户,不少长租公寓专门设立了创客空间、咖啡休息区域、酒吧台等,希望给租户之间一个互相交流的空间。
  世联行山东区域总经理朱江表示,公司旗下的红璞公寓入住租户基本上是年轻群体,集中在18岁-35岁。
  近年来,长租公寓凭借简约的装修风格、完善的家具配置、独立的生活空间、定期保洁和管家服务,获得诸多年轻人青睐。
  据济南泊寓相关负责人介绍,济南泊寓2018年新开业门店9家,房间数2000间,有效出租率在98%-99%,经营一年以上的门店的毛利率在40%-45%,出租率、费效比也都达到了预期要求。2019年,济南泊寓将开业8家门店,房间数7500间。
  “长租公寓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但行业并没有到达红海的地步。”中国房地产经纪研究中心研究员黎明元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抢滩租赁市场就是争夺房地产行业下一个十年的第二跑道,租赁市场的重要程度完全不亚于房地产销售市场,无论是市场潜力还是政策红利都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很多中小型长租公寓爆雷、倒闭,但基本都是中小企业,现有资金流无法支撑运营。房企有大量资金,看好年轻人钟爱的长租公寓品牌市场,所以纷纷入局,争夺市场资源。”在黎明元看来,虽然目前来看长租公寓本身盈利空间似乎不大,但如果放弃这条跑道,就意味着房企会失去一半市场机遇。
投资集中于优质资源
  与2018年唱衰长租市场的风头相反,进入2019年,长租行业的融资非常频繁。据经济导报记者统计,2月14日,华夏资本-金地火花长租公寓1-8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交所成功获批,拟发行规模合计20亿元。2月21日,窝趣公寓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次融资额近2亿元,领投方为魔方(中国)投资。3月1日,长租公寓运营商蛋壳公寓对外宣布完成5亿美元C轮融资,此轮融资结束后,蛋壳公寓的估值已超过20亿美元。
  “对于中小企业,就不要指望有太大的融资规模。不过,针对行业的规模品牌,融资应该不是难事。”中盈地产山东分公司总经理贾轶认为,和房地产市场类似,2018年以来在济南拿地的房企也基本上以品牌大型房企为主,同样对于长租公寓,资本也会逐步向头部和超大规模企业集中,未来长租行业也会诞生类似于“美团”“滴滴出行”这样的巨头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TOP30房企中就有超20家房企已进军或表示将布局长租公寓。各大品牌的公寓间数预计至2020年底会超过1000万间。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济南租赁市场里,主要分两个派别,一类仍是C2B2C模式,即房东、租客通过链家、我爱我家等中介来促成交易,这种模式较为传统普遍;此外便是新兴的B2C模式,即自如、泊寓、冠寓等长租公寓运营商直接针对租客。
  与品牌长租公寓相比,不少中小长租公寓则显得有些信心不足,在投资“风口”下,残酷的洗牌也在同时进行。在济南市西客站附近的长租公寓运营商“青春公寓”,其投资人刘明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寓的一些房间长租给了来济南创业的公司,也有一些直接作为员工宿舍,如果单纯依靠个人租赁,生意就会十分不稳定。
市场期待“金凤凰”
  “租房要讲究,生活不将就。”随着年轻一代成为租房市场主体,C端的“租房观”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长租公寓这种模式逐渐被人们认可,尽管比传统租赁平台要贵一些,但胜在住着舒服。2018年11月29日,《济南市政府关于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鼓励支持开发商、物业等多方并举,培育租赁市场运营主体。这一新政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来济的长租公寓品牌和房企进入,为企业发展赢得了政策空间。
  难以否认的是,作为一种新兴业态,长租公寓的痛点仍然是无法给出清晰的盈利模式,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品牌还处于被淘汰边缘。
  “现在是‘地贵、钱贵、周转慢’,当时一次性投资很大,就是看到行业前景可期,但目前为止,整个6层楼的租赁费用仅能维持开销。”刘明对经济导报记者抱怨道,尽管长租公寓渐成主流,但盈利仍是他作为投资人最为关心的话题。
  贾轶认为,房企在拿地时争夺得头破血流,同样在长租公寓市场的争斗厮杀中,道路依然曲折。
  不过,黎明元认为,长租公寓前景是光明的,变现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未来会诞生独角兽企业,市场毕竟才发展4年多,需要更长时间的耐心,这也是众多资本谨慎却投资的根本原因。
  “今年不论长租公寓面临何种磕磕绊绊,但当一切的出发点回到更好地服务业主和租客时,长租公寓未来一定会飞出真正的‘金凤凰’。”黎明元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目前不少长租公寓企业纷纷转型,走向托管模式和轻资产战略模式,运营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将会是企业破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