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阳光滨州 广告

滨州“机制”为体“沟通”搭线企业与民众有呼必有应

人大代表联络站助产业升级

2020-11-20 作者: 李元春 来源: 经济导报
  图为沾化区富源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代表对大王冬枣示范园建设情况进行视察,推动街道冬枣产业发展
  滨州市全面推行人大代表“家、站、点”三级阵地建设,创新“1+1+6+N”模式,将企业和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在实处
  ◆见习记者 李元春          
  通讯员王美健           
  
  11月18日-20日,记者跟随“人大代表进站听民声”活动的脚步,实地探访滨州市各县(市、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特色、代表为民履职情况。近年来,滨州全面推行人大代表“家、站、点”三级阵地建设,创新工作模式,将企业和群众最关注的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在实处,大力促进各地产业升级发展。
以站为窗口
打造代表履职新阵地

  在邹平市韩店镇和长山镇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邹平市按照“明确标准建好站、健全机制管好站、丰富载体用好站”的思路,大力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在全市16个镇(街道)先后建成三级联络站(点)138个,省市县镇1074名四级人大代表和5个街道338名选民代表全部编组入站开展活动,实现了区域、代表“两个全覆盖”,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反映问题渠道、提高了问题解决效率,真正做到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在之前的走访过程中,有群众向人大联络站反映我镇韩小路途经国家3A景区禾和湿地公园,人流量大、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并提出在此路口设立红绿灯的建议。我们向政府反馈后,相关部门立即行动,在今年6月10日在该路段设立了红绿灯,及时解决了群众关心的问题。”韩店镇人大主席李新兵告诉记者。
创新“1+1+6+N”模式
助推“家、站、点”三级建设

  自今年以来,滨城区全面推行人大代表“家、站、点”三级阵地建设,各所属街道按照“八有”规范,创新“1+1+6+N”模式,将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在实处,从民生改善、棚改拆迁、城市管理等热点入手增强刚性监督,推动街道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
  在市东街道郑王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据滨州市人大代表、北杨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小利介绍,自今年6月联络站成立以来,每月6日是选民接待日,社区居民与周边群众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困难都会来到联络站反映。据悉,张小利时刻关注辖区棚改拆迁工作,在北郝居委会拆迁中,他主动走访入户,帮助北郝“两委”班子做群众思想工作,讲政策、答疑惑、明利害,助力北郝居委会1天时间完成195户、201个院落、6.3万平方米的协议签订任务,1万平米的违建未给予认定。此外,他还借助“乡贤会”平台,积极帮助企业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吸纳在外贤达人士110人,汇集有效招商线索120余条。
立足产业特色
代表与民众同频共振

  为促进代表和群众深入联络交流,真正实现“听民生、察民情、聚民智、促发展”,沾化区泊头镇姜窑村代表联络站实行人大代表+履职示范基地工作模式,为代表和民众之间构建能够深入交流联络的平台,使每名代表能够处在产业发展的最前沿,能够始终赢得群众的信任和爱戴。目前,姜窑村代表联络站区域内共设立了履职示范基地6处。通过履职示范基地的设立,加快了地方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同群众的联系,代表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泊头镇人大代表郑文在了解到每亩甜玉米收入可达4000多元,收入远高于传统种植后,通过和当地公司洽谈、广泛征求村内群众意见,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实行订单农业,集中种植了2000余亩甜玉米,并发动群众与公司合作种植500亩冬瓜,每亩收入在5000元以上。由于经营方案贴近当地实际,与公司合作的订单式种植成功规避了各种风险,既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又加强了同群众的沟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