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导报 > 经济导报

做大粮油、做精特钢、做强三产

西王集团要做“国际粮商”

2019-05-15 作者: 杜海 来源: 经济导报
  西王的愿景是,通过做大粮油加工和贸易,打造成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大型跨国粮商
  ◆导报记者 杜海 邹平报道

  坐拥3家上市公司(西王食品、西王特钢、西王置业)的西王集团,正在勾勒发展的新图景。
  “在特钢板块,我们通过‘股权换技术’的路子,面向高端制造,和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粮油板块,我们要争做‘国际大粮商’。”在13日下午举行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西王集团董事长王勇告诉经济导报记者,集团将围绕“做大粮油、做精特钢、做强三产”的发展战略,把企业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际战略合作。
转型国际粮商
有自身优势

  据悉,西王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每年消化玉米300万吨,年产玉米油3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30%。年产葡萄糖180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50%,药用葡萄糖国内市场占有率85%。
  “为什么要做大粮油板块?根据中央确保粮食安全的方针,西王集团在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国家的发展需求。发展粮油起家的西王,转型国际粮商也有自身优势。”王勇说道,下一步要围绕着做大国际粮商这一块去迈进,特别是粮食的物流、流通,要在这方面做大。
  在王勇看来,中国农业的短板不在粮食种植,也不在粮食深加工,而在于粮食的中间流通环节。中国一直缺少与农业生产大国相匹配的“国际粮商”。据资料,当今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即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业内称之为“四大粮商”。他们种植生产粮食规模并不大,但却控制着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
  西王集团的愿景是,通过做大粮油加工和贸易,打造成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大型跨国粮商。
负债率已降至60%以下
  “西王特钢通过与中科院的合作,用股权换技术,从而激励科研人员的研发水平,到目前已经研发出了多个新产品。”王勇透露说。
  早在2015年初,西王特钢便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签订股权授予和技术合作协议,后者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多项自主研发新技术入股西王特钢,中科院金属所山东研发中心同步落户西王,双方共建“供、产、学、研、售”的全面战略合作模式,推动西王特钢乃至国内钢铁行业升级跨越。而西王特钢与中科院的这种合作具有排他性,以避免同质化竞争。
  目前来看,这种股权激励机制,已然让企业充分迸发出活力——有了前沿技术支持的西王特钢全面应用中科院特钢新技术,做到了特殊钢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开发、工艺优化模拟、中试实验、产业化的科研和生产无缝衔接。“公司已系统转化了高品质特殊钢成套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品质特殊钢的清洁、智能、安全稳定批量化生产。此外,成功开发出国家重点工程用钢、海工用钢等特殊钢新品种120余个,全部面向高端制造。”西王特钢副总经理张成连介绍说。
  目前,西王特钢已经通过了铁路车轴钢产品认证,成为山东省唯一进入铁路车轴钢市场的钢铁企业,正逐步进入铁路重载货车车辆、客车车辆、机车车辆、地铁车辆、高铁车辆车轴钢系列产品市场。而该公司投资10余亿元在行业内率先开展了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治理,成为目前山东省唯一一家建设烟气脱硝项目的钢铁企业,并于去年11月6日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绿色工厂”。
  最新财务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西王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45.4亿元,利税8.8亿元,上交税金5.98亿元(同比增长28.36%)。通过对企业瘦身以及去杠杆,集团负债率已从之前的65%降到如今的60%以下。“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解决资金问题,优化财务结构,增加公司现金流。”王勇说。